索引號
640425022/2022-00043
文號
發布機構
彭陽縣統計局
責任部門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公開日期
2022-11-22
有效性
有效

2022年前三季度全縣經濟運行分析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面對更加復雜嚴峻的發展環境和多點散發的疫情影響,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黨委和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經濟、保增長、促發展、守底線各項工作,全縣經濟持續穩中向好,規模擴大,前三季度部分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位居全區前列。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前三季度,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3.0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1.5%,增速分別高于全區、全市1.35倍和1.17倍,連續季度位居全區第一,是全區唯一實現兩位數增長的縣區。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86億元,增長5.4%,拉動全縣經濟增長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25.21億元,增長22.1%,拉動全縣經濟增長7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區第一;第三產業增加值27.99億元,增長7.0%,拉動全縣3.5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區第一。三次產業比重為15.6:40:44.4。全縣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15億元,同比增長45.5%,增速居全區第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27億元,同比增長48.5%,增速居全區第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9億元,同比增長2.4%。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5億元,同口徑增長22.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4.30億元,同比增長7.0%。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11元,同比增長6.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73元,同比增長8.8%。

、運行特點

(一)經濟規模持續擴大。今年以來,在全國、全區經濟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全縣經濟逆勢較快增長,連續季度均保持全區第一、實現兩位數增長。前三季度,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3.05億元,占全市經濟總量的21.9%,比上年同期擴大1.9百分點,上半年擴大2.0百分點。總量躍升至全市第二。其中,第二增加值占全市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2.6%提高到39.4%,歷史上首次原州區位居全市第一。

(二)農業生產步提升。前三季度,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83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農業產值10.33元,同比增長3.5%;林業產值1.38元,同比增長39.8%;牧業產值8.27元,同比增長5.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85元,同比增長10.7%,農、林、牧、服務業產值占比為50:6:40:4。全縣種植糧食作物74.7萬畝,與上年持平,其中:小麥10.50萬畝,玉米40.20萬畝,馬鈴薯7.97萬畝,小雜糧16萬畝。預計全糧食產量22.35萬噸,同比增長13.8%。牛、羊、豬、家禽出欄分別為4.76萬頭、19.88萬只、3.68萬頭、53.86萬只,分別增長5.3%、7.0%、14.4%20.6%。

(三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全縣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9.99億元,同比增長23.2%,占全縣經濟總量的31.7%,對全縣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7.5%,拉動經濟增長5.5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15億元,同比增長45.5%,增速分別高于全區、全市4.2倍和5.6倍,居全區第一位。累計原煤產量591萬噸,同比增長86%。完成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30.14億元,同比增長76.2%。累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稅金及附加2.49億元,同比增長91.8%;實現工業企業利潤總額10.81億元,同比增長3.3倍,企業效益成倍提升。

(四)有效投資持續鞏固。前三季度,全縣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4.27億元,同比增長48.5%,增速分別高于全區、全市3.3倍和1.5倍,位居全區第一位,自4月份以來連續6個月保持40%以上快速增長。從產業分布看,第一產業投資0.52億元,增長27.5%;第二產業投資3.06億元,增長55.4%;第三產業投資30.69億元,增長48.3%。一、二、三產投資比重為1.5%、8.9%89.6%。民間投資1.97億元,下降23.1%,占全部投資額的5.7%;基礎設施投資30.28億元,增長53%,占全部投資額的88.3%。房地產開發投資1.34億元,下降27.9%。從項目屬地看,地方項目完成投資9.06億元,增長17%,占全部投資額的26.4%;區屬項目完成投資25.21億元,增長64.5%,占全部投資額的73.6%。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84億元,同比增長28.3%。

(五)社會消費穩步恢復。前三季度,全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9億元,同增長2.4%,增速高于全區0.1個百分點、與全市持平。從經營規???,限上零售額2.07億元,增長14.3%;限下零售額8.22億元,下降0.3%。從銷售單位所在地看,鄉村零售額3.29億元,下降0.3%;城鎮零售額7億元,增長3.6%。從四行業看,“三增一降”,批發業零售額3.41億元,增長3.5%;零售業零售額5.57億元,增長2%;餐飲業零售額1.26億元,增長1.8%;住宿業零售額0.06億元,下降14%。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銷售額8.98億元,增長2.6%;餐飲收入額1.32億元,增長1%。完成其他服務業增加值18.37億元,增長9.5%,占三產比重達65.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6.6%。其中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2.57億元,增長3.5%;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15.8億元,增長10.6%,占三產比重達56.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5%。

(六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前三季度,全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76元,同比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73,其中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轉移性凈收入分別為3395.1元、4001元、0.5元和1476.1元,分別增長8.6%、9%、29.8%8.9%,構成比重為38.2 : 45.1 : 0.1 : 16.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11,其中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轉移性凈收入分別為21722.6元、777.5元、747.9元和963.2元,分別增長6.7%、5.7%、4.4%7.2%,構成比重為89.7 : 3.2 : 3.1 : 4。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79倍縮小到2.73倍,較今年上半年再度縮小0.04倍。

(七財政收支有力保障。前三季度,全縣全口徑財政收入累計完成16.04億元,同比增長1.4倍,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85億元,同口徑增長22.7%,分別高于全區、全市0.219.6個百分點,位居全市第二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額占全市比重達32.2%,位居全市第一位。其中,稅收收入2.76億元,同比增長1.4倍,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71.6%;非稅收入1.09億元,同比下降49%,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8.4%。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34.3億元,完成變動預算數的73.2%,同比增長7.0%。全縣用于教育、社會保障與就業、醫療衛生、城鄉社區、農林水等民生支出達到30.07億元,同比增長5.8%,占財政支出總量的87.7%,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有保障。

(八)金融服務平穩運行。截至9月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80.47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住戶存款54.86億元,增長14.7%;非金融企業存款8.36億元,增長18.9%;機關團體存款15.55億元,下降23.4%;財政性存款1.7億元,下降42.4%。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64.92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住戶貸款51.25億元,增長13.6%,住戶短期和中長期貸款中,經營貸款分別達到18.5219.35元,分別增長3.3%28.6%。企事業單位貸款13.67億元,增長19.5%,其中短期貸款3.51元,增長40.4%;中長期貸款3.79元,增長2.2%。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農業產業增長受限,畜牧業利潤空間持續緊縮。一是全縣設施農業和高效灌溉農田面積少,靠天吃飯的現狀沒有改變,產業規模小,產量增長有限。糧食價格和農資價格不斷走高,引發了養殖業飼料價格同步走高,養殖成本不斷上升,利潤空間持續緊縮。三是隨著我縣畜牧養殖規模持續擴大,對飼草料需求日益增加,飼草供應趨緊,糧菜爭地、糧飼爭地矛盾日益突出。四是第一產業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產品精深加工技術滯后,以鮮活產品交易為主,產業鏈尚未形成,農產品附加值較。

(二)工業增幅逐月回落,原煤生產困難加大。一是因去年后半年王洼煤業全面復工,同期基數逐月加大,導致今年后半年工業增加值增幅逐月回落,6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環比分別回落10.1、25.1、4113.2個百分點,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減弱。二是因王洼煤礦、銀洞溝煤礦礦井近期受到不同程度水害,存在涌水風險,造成王洼煤礦面臨減產、銀洞溝煤礦面臨停產,對煤炭生產影響較大,完成全年850萬噸的目標存在困難。三是工業倚能倚煤情況突出,原煤產值占比超過96%,紡織服裝、農副產品加工、裝備制造等其他領域尚未形成產業化規模,總體活力不強,前三季度僅完成制造業增加值0.55億元,同比下降26.7%。四是企業用工人員明顯減少,由于疫情反復,加之工業企業生產訂單不足,企業用工人數明顯減少,穩就業壓力凸顯。1-9月份,全縣規上工業企業平均用工人數為3610人,同比下降6.4%。

(三)地方大項目規模偏小,部分領域投資持續下降。一是地方大項目支撐乏力。9月末,全縣在庫地方項目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19個,完成投資2.47億元,同比下降53.1%,僅占全部投資的7.2%,占地方投資的27.3%。二是投資結構有待優化。第三產業投資占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89.6%,而第一、二產業僅占1.5%8.9%,急需加大農業和制造業項目投資。三是房地產開發持續低迷。1-9月,在庫房地產開發項目8個,同比下降27.3%;房地產開發投資1.34億元,同比下降27.9%;商品房銷售面積2.9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2.3%。四是民間投資大幅下降,1-9月全縣民間投資1.97億元,同比下降23.1%,占全縣投資比重僅為5.7%,比上年同期回落5.1個百分點。

(四)市場需求恢復緩慢,限上企業拉動乏力。一是受疫情影響,限額以下社會消費品市場低迷。9下旬,受突發疫情影響,使人員流動急劇減少,貨品運輸受阻,運營成本增加,致使我縣限額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3%,其中住宿業下降14.5%、批發業下降0.8%、零售業下降0.9%。二是居民消費動力不足。前三季度,全城鄉居民收入增速放緩,房貸、醫療、教育等剛性支出壓力加大,加之農資價格普遍上漲,影響居民消費意愿。三是限上企業份額小,拉動作用不強。今年我縣雖然新增2家限上企業,但總體來說我縣限上企業數量少、規模小,限上部分僅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0%左右,支撐乏力、缺少增長點。

(五居民收入增速放緩,增收渠道不暢。受疫情持續影響,城鄉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面臨多重挑戰,增長空間收窄,增收壓力加大。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速放緩,前三季度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6%8.8%,比上年同期分別回落2.55.8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70.1個百分點,分別低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4.92.7個百分點。二是因飼料價格不斷攀升,肉價回落,導致養殖戶受上下游雙重擠壓,盈利空間壓縮。因上年減產影響,種植戶農產品出售量減少,農民經營凈收入降低。三是轉移性收入增收乏力,財產凈收入增收不暢,且受土地流轉減緩、住房貸款利息支出等影響,易出現負增長。四是行政事業單位人均增資較上年減少,影響了城鎮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六統計基層基礎薄弱,人員素質有待提高。今年以來,全區開展了統計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和統計基層基礎建設提升年活動,統計基層基礎建設有所提升,但個別部門和企業仍不重視日常統計管理,統計人員變動頻繁、業務素質不強、統計制度不健全、臺賬及憑證資料不規范,遲報、錯報現象不同程度存在。

四、主要對策建議

下階段,全縣上下要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做六穩”“六保工作,對標全年目標任務,加大政策落實力度,著力釋放內需潛力,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確保實現全年目標任務。

(一)全力抓好糧食生產,著力發展優質農業。一是全力以赴做好秋糧收割,加快22萬畝玉豆和20萬畝青貯玉米收割入倉,彌補夏糧減產帶來的影響,確保全年糧食增產增收。二是加快發展2652”“5350”“出戶入園”、龍頭企業引領等肉牛規?;B殖和朝那雞、冷涼蔬菜、菌菇等特色精品農業,加速構建從生產到加工、營銷、品牌、市場、標準的全產業鏈。三是推進日光溫室維修改造,持續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202311.44萬畝高標準農田和2.75萬畝高效節水規劃建設進度,提高種植業宜機化程度及土地產出率。四是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降低農戶生產成本,提高經營主體發展產業積極性。

(二)加快補齊發展短板,著力推動工業振興。一是加快紓困政策落實,精準對接企業需求,落實好已出臺的財政惠企、減稅降費、信貸融資等紓困政策。對增速回落較大的王洼煤業等重點企業進行針對性施策,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推動企業平穩健康發展。二是加快實施規上工業企業翻倍、科技賦能工業發展、優化基礎營商環境三大行動。集中精力招商引資落項目,提升產值增財稅,逐步解決工業結構單一、經濟總量偏小的問題。確保礦山機械增材再制造、年產2000噸紡織原料生產和年產4000萬件無紡布系列產品生產等項目年底落地投產,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做好擬入規企業培育工作,指導已具備入規條件的金秋農業、固原電桿工貿、壹珍藥業3家企業做好資料整理上報工作。同時,督促鑫卓能源、蘇寧新能源設備、晟塬農業科技、東宏惠民商貿等暫未達到入規條件的企業做好生產經營,爭取年底前入規納統。做好王洼煤礦防治水工作,爭取一礦、二礦地上地下水處理系統、環保處理系統年底前開工,銀洞溝煤礦地上地下水處理系統明年上半年開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進原煤生產。

(三)超前謀劃積極引導,著力擴大有效投資。一要堅持周調度、旬提醒、月督查、月通報、季考核的督辦機制,超前謀劃重大項目,加強要素保障,加快建設進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全縣范圍內形成人人抓招商、人人在招商的濃厚氛圍。二要統籌加快商品房和保障房建設雙軌推進,加快蘇州公館、東昂景園等地產項目建設,爭取年底前新增房地產發投資1億元,完成房屋銷售400套以上,千方百計緩解房地產投資大幅下降局面。三要加強對上報數據的佐證支撐完善力度。針對上級統計部門不斷加大對企業上報數據的查詢核查力度,各行業主管部門和責任單位要加強督促企業完善財務稅務憑證和統計臺賬資料,做到佐證材料隨時拿得出、隨時能上報,增強佐證支撐力度,提升上報數據的有效性。

(四)落實助企紓困政策,著力穩定市場預期。一是扎實做好穩經濟保增長促發展守底線各項工作,用好用活用足支持擴大消費12條措施,鼓勵夜市經濟、地攤經濟,延長經營時間,及時兌現消費扶貧獎補資金,繼續發放政府消費券,持續提振消費市場活力。繼續落實落細助企紓困政策。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積極將助企紓困政策落實落細,確保每項政策及時惠及符合條件的每個市場主體,對受疫情沖擊較大的小微企業,適當延長減稅降費期限,增強穩崗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資金周轉優惠條件,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緊抓限上企業新增入庫。加大對前期摸排符合條件的企業入庫指導力度,同時,要關注符合入庫條件的個體戶(大個體),推進優質個體戶入庫納統,不斷擴充限上企業數量及增量。四是加快產城融合,持續推進以縣城為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壯大數字經濟和文旅產業,增加城鎮就業崗位。加快推進寧南數字經濟產業園二期建設,盡快完成企業入駐和業務投放,爭取新增就業1000人以上,大力培育多元新興業態,促進經濟園區經濟勢互補、共同發。

(五)做大做強優質產業,著力增加居民收入。大力發展本地優質二、三產企業及就業密集型企業,增加穩定就業崗位,帶動居民轉移就業,針對全縣可轉移就業勞動力人口,建立就業匹配信息臺賬,定期舉辦用工招聘會,最大解決更多人員穩定就業。在規范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宅基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強化社保政策兜底,確保“應納盡納”“應保盡?!?。嚴格執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六)加強統計基礎建設,著力提高保障能力。部門單位、企業要以今年開展統計領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活動統計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提升年活動為契機,按照固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統計工作嚴肅統計工作紀律的通知》要求,持續加強統計基礎建設,規范行業統計,注重收集完善日常統計臺賬資料,穩定統計業務人員,強化統計法治意識,加強業務素質培養。統計部門要加大對全縣統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指導,加強與調查單位的溝通和協調,開展統計分析、預測、咨詢和統計監,著力提高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著力提升統計服務的針對、時效,確保經得起統計部門的檢查核查。

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打印本頁

主辦:彭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聯系電話: 0954-7013891
電子信箱:pyxxxzx2010@163.com

寧公網安備64042502000001
寧ICP備11000053號 網站標識碼640425000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954-7013891??
郵箱:gywa761@163.com
中央舉報中心 網站地圖

適老化及無障礙服務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不卡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