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640425022/2022-00041
文號
發布機構
彭陽縣統計局
責任部門
公開方式
主動公開
公開日期
2022-11-22
有效性
有效

2022年上半年全縣經濟運行分析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面對更加復雜嚴峻的發展環境和多點散發的疫情影響,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黨委和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經濟、保增長、促發展、守底線各項工作,上半全縣經濟總體持續向好、增勢強勁,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目標。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上半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5.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5%,增速分別高于全區、全市8.27.7個百分點,位居全區第一,是全區唯一實現兩位數增長的縣區。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5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增加值14.00億元,增長41.9%,增速位居全區第一;第三產業增加值18.47億元,增長2.1%。三次產業比重為9.439.151.5。全縣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53億元,同比增長124.8%,增速居全區第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81億元,同比增長46.3%,增速居全區第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3億元,同比增長0.93%;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6億元,同口徑增長(扣除留抵退稅因素)29.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17億元,同比增長5.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61元,同比增長4.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5元,同比增長7.3%。

二、經濟運行特點

(一)農業生產增長,畜牧業較快提升。上半年,全縣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9億元,同比增長6.8%。一是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初步統計全縣上半年糧食作物種植74.7萬畝,比上年同期增加1.3萬畝,其中:小麥12.8萬畝,玉米41.1萬畝,馬鈴薯7.9萬畝,小雜糧12.9萬畝。初步測算冬小麥單產與上年基本持平。二是畜牧業出欄規模擴大。初步統計上半年全縣牛、羊、豬、雞分別出欄3.3萬頭、15.7萬只、3.1萬頭和41.7萬只,同比分別增長7.2%、7.8%、34.3%22.4%。實現畜牧業產值6.0億元,同比增長7.8%。三是蔬菜生產增勢較好。新建鋼結構塑料大中拱棚1000畝,打造草廟劉塬千畝拱棚西瓜、王洼3000畝露地紅蔥等標準化綠色蔬菜基地5個。初步統計上半年蔬菜種植面積6.98萬畝,同比增長3.4%;產量2.45萬噸,同比增長15.6%;實現產值0.9億元,同比增長4.2%。

(二)工業經濟強勢增長,企業效益大幅提升。今年以來,全縣工業企業全面復產,煤炭價格基本穩定,加之上年同期基數較小,工業經濟持續強勢增長。上半年,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10.97億元,同比增長51.9%,占全縣經濟總量的30.6%,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5.5%,拉動經濟增長10.2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53億元,同比增長124.8%,增速分別高于全區、全市116.3102.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7.54億元,同比增長5.9倍,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1.86億元,同比增長2.4倍,企業效益大幅提升。

(三)項目建設快速推進,有投資持續擴大。上半年,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81億元,同比增長46.3%,增速高于全區35、全市25.1個百分點。從產業分布看,第一產業投資0.11億元,增長14.1%;第二產業投資0.88億元,增長11.6%;第三產業投資15.82億元,增長49.1%。從投資來源看,區屬項目完成投資11.52億元,同比增長52.6%。其中銀昆高速(G85彭陽過境段項目)完成投資11.21億元,同比增長62.8%,占全部投資額的66.7%,穩定了全縣投資大盤。地方項目完成投資5.29億元,同比增長34.2%,占投資總額的31.5%。從投資主體看,政府投資15.99億元,同比增長55.9%,占投資總額的95.1%;民投資0.82億元,同比下降33.6%,占投資總額的4.9%。

(四)服務業小幅增長,消費市場緩慢恢復。上半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3億元,同比增長0.93%,增速分別低于全區、全市0.490.43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11億元,增長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82億元,下降3.5%。按經營規模分,限額以上1.38億元,增長19%;限額以下4.56億元,下降3.5%。按經營行業分,批發業1.97億元,增長2.1%;零售業3.22億元,增長0.3%;住宿業0.03億元,下降16.9%;餐飲業0.72億元,增長1.5%。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5.18億元,增長1%;餐飲收入0.75億元,增長0.6%。

(五)財政收入較快增長,金融服務平穩運行。今年以來,稅務部門加大各項稅費清繳力度,本年稅收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帶動全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較快增長。據財政部門統計,上半年,全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6億元,同口徑增長29.3%。其中,稅收收入2.30億元,增長2.15倍,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8.7%提高到72.8%。非稅收入0.86億元,同比下降52.7%,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1.3%下降到27.2%。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17億元,同比增長5.3%,其中教育、社會保障與就業、醫療衛生、城鄉社區、農林水等民生支出達到20.42億元,占支出總量的88.1%,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得到較好保障。6月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87.26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住戶存款53.14億元,增長15.4%。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61.97億元,增長7.7%。其中,住戶貸款49.73億元,增長13.6%;企事業單位貸款12.25億元,下降11.0%。

(六)居民收入平穩增長,農村增長好于城鎮。上半年,全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31元,同比增長5.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61元,同比增長4.4%。其中工資性收入11253元,增長4.3%,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6.8%;經營凈收入559元,增長5.4%,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3%;財產凈收入479元,增長5.1%,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7%;轉移凈收入671元,增長4.6%,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5元,同比增長7.3%,增速高于城鎮居民2.9個百分點。其中工資性收入1817元,增長7.2%;經營凈收入1984元,增長6.6%;財產凈收入2.2元;轉移凈收入882元,增長7.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項構成比重為:38.8:42.3:0:18.8。城鄉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的2.84倍縮小到2.77倍。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的來看,上半全縣經濟運行呈現總體持續向、增勢良好的發展態勢。但也要看到,當前國內外環境復雜性、不確定性加大,保持全縣經濟穩定增長面臨較多問題和困難。

(一)經濟總量偏小,產業增長不平衡。上半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僅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1.5%,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9.9%,經濟總量偏小。農業規?;?、標準化、品牌化經營滯后,投入產出比低,增長空間有限。工業結構單一,占全縣經濟總量比重高,煤炭產量和價格波動使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加大。數據外包等現代服務業剛剛起步,傳統服務業支撐乏力。上半年第一產業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10.1%降低為9.4%,增速由上年的1.9%增加到6.1%;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8.9%擴大到39.1%,增速由上年同期下降16.5%到增長41.9%;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1%降低到51.6%,增速由上年同期增長15.3%降低到2.1%。產業結構不穩定,增長波動幅度大。

(二)林業產值下降,設施農業后勁不。上半年全縣農業生產主要問題表現為:一是林業生產下降。由于國家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政策和苗木市場價格下降影響,上半年,初步統計全縣育苗面積2.1萬畝,同比下降23.6%,實現林業總產值0.5億元,同比下降3.6%。二是設施農業后勁不足。全縣現有設施農業1.5萬畝,其中日光溫室1.0萬畝,90%以上的溫棚已經老化,保溫效果差,土壤內菌難以清除,導致產量下降,利潤空間縮小,設施農業后勁不足。三是產業發展層次較低,中藥材、草畜、冷涼蔬菜等特色產業規?;?、市場化程度較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政府引導及龍頭企業帶動能力不足,大多數農民依然是按習慣種養、憑感覺種養。農業災害綜合防控體系建設滯后,對動植物發生較大疫情災害不能及時預防控制。

(三)工業產業結構單一,制造業活力不強。長期以來,我縣工業倚能倚煤現象突出,傳統產業鏈條短、能耗高,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戰略性新興產業空白,高附加值項目稀缺,工業發展缺乏新的增長極,發展后勁不足。8家規上工業中王洼煤業“一頭獨大”,產值占比超過95%,企業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全縣經濟平穩運行,雖然當前增長勢頭迅猛,但保持今年持續增長、明年穩步上升壓力較大。其他工業企業受疫情、原料供應等因素影響,整體活力不強,上半年僅完成制造業增加值0.36億元,同比下降24.5%。

(四)地方大項目儲備不足,投資結構有待優化。上半年,全縣在庫地方投資項目172個,其中5000萬元以上項目16個,完成投資僅0.6億元,同比下降68.1%,僅占投資總額的3.6%。全縣有投資額的房地產開發項目7個,其中1個處于停工狀態,2家無投資額僅有銷售面積,在庫大項目數量嚴重不足,產業類項目匱乏。第一、二產業投資分別僅占投資總額的0.6%5.2%,第三產業投資主導地位突出,占投資總額的94.2%,急需加大農業和制造業項目投資。民間投資僅0.82億元,同比下降33.6%,僅占全部投資額的4.9%,前景不容樂觀,后勁明顯不足。民間投資的融資渠道不暢,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亟待解決。

(五)市場消費動力不足,限上企業拉動乏力。今年以來,受全國多點疫情暴發影響,全縣消費品市場總體流通不暢,人員流動急劇減少,貨品運輸受阻,運營成本增加,致使住宿業營業收入下降,商品銷售、餐飲收入增速減緩。我縣限上商貿企業數量少、規模小,9家限上企業僅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3.2%,拉動乏力。同時,實體店銷售額不斷下降,特別是網購快速增長,“網買”與“網賣”的逆差逐年增大,消費外流情況嚴重,全縣電子商務等新型銷售模式亟待突破。

(六)服務業恢復緩慢,三產帶動減弱。上半年,全縣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18.47億元,增長2.1%,增速分別低于全區、全市1個和2.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降低13.2個百分點,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僅為9.6%,拉動經濟增長僅1.3個百分點。三產各行業中,其他服務業增加值占經濟總量的33.6%,占三產比重達65.1%,增加值增速同比僅增長1.9%,比上年同期降低14.6個百分點。其中營利性服務業同比下降1.6%,下拉三產0.2個百分點。非營利性服務業占全縣經濟總量的28.8%,占三產比重55.9%,上半年增加值僅增長2.5%,比上年同期降低14.9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6.3%,拉動全縣經濟增長僅0.9%,拉動三產增長1.3%。

(七)居民收入增速放緩,增收渠道不暢。受疫情持續影響,城鄉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面臨多重挑戰,增長空間收窄,增收壓力加大。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速放緩,上半年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4%7.3%,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7.911.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下降1.70.3個百分點,分別低于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9.16.2個百分點。二是因飼料價格不斷攀升,肉價回落,導致養殖戶受上下游雙重擠壓,盈利空間壓縮。因上年旱情影響,種植戶農產品出售量減少,農民經營凈收入增收放緩。三是轉移性收入增收乏力,財產凈收入增收不暢,且受土地流轉減緩、住房貸款利息支出等影響,易出現負增長。四是行政事業單位人均增資較上年減少,影響了城鎮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建議及對策

下階段,全縣上下要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做六穩”“六保工作,加大政策落實力度,著力釋放內需潛力,不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確保實現全年目標任務。

(一)一產方面。一要加強農業生產田間管理,做好應急救災準備工作,及時維修老舊設施農業園區,鞏固設施農業面積。二要全面落實草畜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措施,加快發展2652”“5350”“出戶入園”、龍頭企業引領等肉牛規?;B殖,指導幫助農戶做好出欄補欄。三要加快中央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實際種糧農戶一次性補貼、見犢補母補貼等轉移性支付,增加農民收入,降低農戶生產成本。

(二)二產方面。一是協調原煤生產企業搶抓市場機遇,確保安全抓生產,力爭完成年初預定生產任務,助力全縣經濟向好發展。二是加快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翻倍、科技賦能工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三大行動,集中精力招商引資、提升產值、增加財稅,為全縣工業提供增量。三是加快發展新能源、紡織服裝等產業,強化要素保障,確保礦山機械增材再制造、年產2000噸紡織原料生產和年產4000萬件無紡布系列產品生產等項目年底落地投產。同時,建議把招商引資落地企業作為工業長線發展的重點,支持引導金秋科技、鑫卓能源等工業企業年內“升規入統”。

(三)投資方面。一要全力抓好項目建設進度,對已確定的重點項目要加快前期工作,確保早開工、早竣工、早投產、早見效。二要加大與G85銀昆高速等區屬項目部對接,力爭按項目進度落實投資任務,確保區屬項目投資不縮水。三要加強統籌協調和服務,建立項目清查制度,確保全縣項目開工即入統,項目入庫不延時、項目入庫不漏統,做到應統盡統。四要及時召開項目建設協調會,積極協調發改、住建、審批等部門完善相關手續,督促項目單位提供所需資料,爭取及時入庫,依規報數,不斷提高統計數據質量。五要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盡快謀劃、培育、落地一批產業項目,擴大地方投資,優化產業結構,助力全縣經濟行穩致遠。

(四)服務業方面。一要扎實做好穩經濟保增長促發展守底線各項工作,用好用活用足支持擴大消費12條措施,繼續發放消費券200余萬元,持續提振消費市場活力。二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產業和文化旅游產業,增加城鎮就業崗位,加快產城融合步伐。加快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政策措施,確保9家限上企業和24家限下樣本企業穩定經營。三要完善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載體、村組為基礎的消費服務體系,加強限上企業的培育力度,對達到入限條件的要及時動員上限入統,做到應入盡入,壯大限上企業力量。四要推進全景彭陽、全域旅游建設進度,打造具有彭陽特色的精品旅游景點,著力提高全縣旅游綜合收入。五要持續改善商業經營環境,確保生活必須品市場供應充足、運行平穩,充分釋放消費潛力,減少縣內消費外溢。六要加大財政支出力度,加快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及一般公共服務、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等各項財政支出,帶動非營利性服務業穩定增長。

(五)居民收入方面。搶抓高質量發展政策機遇,在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及財產性收入上充分挖掘增收潛力,確保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較快增長。一要以實施“四大提升”行動為契機,大力發展本地優質二、三產企業,增加穩定的就業崗位,合理增加農村公益性崗位人員就業。二要聚焦自治區六新六特六優產業和固原市5+4”重點產業,大力發展以紡織服裝產業為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集中發展棉紗紡織,積極搶占西北地區棉紡產業初級市場,帶動居民就近務工。三要結合數字服務外包企業、當地企業用工需求,推行訂單、定向、定崗式培訓,提高就業技能,穩定就業崗位,真正實現靠手藝吃飯。四要“四權改革”為契機,在規范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宅基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五要嚴格執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打印本頁

主辦:彭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聯系電話: 0954-7013891
電子信箱:pyxxxzx2010@163.com

寧公網安備64042502000001
寧ICP備11000053號 網站標識碼6404250004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954-7013891??
郵箱:gywa761@163.com
中央舉報中心 網站地圖

適老化及無障礙服務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不卡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