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深入推進健康寧夏建設,堅持立足縣情、突出特色,以創建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促進全民健身,加大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健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推進體育社會組織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引導未成年人建立正確健康觀,狠抓體育后備人才培養。
一是加大經費投入,努力辦好全民體育民生實事??h委、縣政府將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全縣的重點工作統一謀劃,將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作為重大民生工程組織實施。建立多元化資金籌集機制,推行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制度,將全民健身活動、未成年人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場館運營等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按照每人每年不少于5元的標準撥付全民健身活動經費,有力保障全縣體育工作順利有效開展。
二是科學規劃布局,實現公共體育服務設施全覆蓋。堅持依托自然環境稟賦和人文資源,集綠色、生態、文化、健身、養生于一體,緊密結合“三山相望、兩水環繞”的縣城總體規劃,突出“天藍、山綠、水清、城凈”的山城特色,著力打造“一園、兩山、多點”的城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堅持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目標,將體育工作重心向學校和鄉村傾斜,不斷加大學校和鄉村公共體育設施規劃建設,實現了學校和鄉鎮體育健身工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社區公共體育設施、全民健身站點全覆蓋。全縣共建成體育場地1603個,總面積61萬平方米,人均體育活動場地面積達3.81平方米??h級“四個一”、社區“兩場一室一廣場”、鄉鎮“兩室一工程”、村級“一場一室一工程”全部達標。全縣城市社區和鄉村行政村公共體育場地覆蓋率、使用率為100%,公共體育場館實行專人負責管理,對外開放率達100%,實現了讓人民群眾、中小學生健身有場所、休閑有去處、健康有保障的目標。
三是舉辦體育賽事,全民健身廣泛持續深入開展。堅持以群眾喜愛參與為導向,充分利用春節、國慶和“全民健身月”等重要節慶,組織開展干部群眾、中小學生運動會等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呈現出“天天有鍛煉、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比賽”的良好局面。近年來,我縣先后共組織開展縣級以上群眾體育賽事70余次,參與人數達15萬人次以上。同時,大力推進體教融合試點工作,注重培養未成年人的體育興趣,突出特色,既滿足了素質教育的需要,又為競技體育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先后成功承辦了全國山地自行車野賽、全區未成年人摔跤錦標賽、全區未成年人籃球錦標賽、陜甘寧羽毛球邀請賽、全區農民籃球運動會、“一帶一路”四國男子籃球邀請賽、全民農耕健身大賽、全區門球邀請賽等大型賽事,為我縣體育事業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財富。在自治區第十五屆運動會上,我縣取得了29枚金牌、6枚銀牌、13枚銅牌,團體總分541分,位居縣(市、區)級第六名,固原市笫一名,并打破了全區4項紀錄。
四是創新服務機制,充分發揮體育社會組織作用。推進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制度,培育和發展體育社會組織,構建全民健身服務組織網絡,完成了全國四省區開展體育社會組織服務全民健身試點工作。目前,成立了農民體育協會、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等4個縣級體育社團組織和籃球、羽毛球等12個單項體育協會、1個未成年人體育俱樂部。在全縣12個鄉鎮分別建立文化體育工作站,156個行政村配齊了文體專管員,培育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全縣取得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證書的共有969人,每千人有社會體育指導員6人,直接服務群眾的社會體育指導員超過60%以上,初步形成了職能部門與體育社會組織功能互補、作用互動、服務全民的新機制。
通過努力打造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全縣體育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彭陽縣的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傳統項目蓬勃發展,先后榮獲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成功創建寧夏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范縣和全國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范縣,廣大群眾和中小學生健身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健康指數得到進一步提升。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主辦:彭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聯系電話: 0954-7013891
電子信箱:pyxxxzx2010@163.com
寧公網安備64042502000001
寧ICP備11000053號 網站標識碼6404250004